
山上的寺院里有一头驴,每天都在磨房里辛苦拉磨,天长日久,驴渐渐厌倦了这种平淡的生活。它每天都在寻思,要是能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不用拉磨,那该有多好啊!
不久,机会终于来了,有个僧人带着驴下山去驮东西,它兴奋不已。来到山下,僧人把东西放在驴背上,然后牵着它返回寺院。
没想到,路上行人看到驴时,都虔诚地跪在两旁,对它顶礼膜拜。一开始,驴子大惑不解,不知道人们为何要对自己叩头跪拜,慌忙躲闪。可一路上都是如此,驴不禁飘飘然起来,原来人们如此崇拜我。
当它再看见有人路过时,就会趾高气扬地停在马路中间,心安理得地接受人们的跪拜。回到寺院里,驴认为自己身份高贵,死活也不肯拉磨了。僧人无奈,只好放它下山。
驴刚下山,就远远看见一伙人敲锣打鼓迎面而来,心想,一定是人们前来欢迎我,于是大摇大摆地站在马路中间。那是一队迎亲的队伍,却被一头驴拦住了去路,人们愤怒不已,棍棒交加……
驴仓皇逃回到寺里,已经奄奄一息,临死前,它愤愤地告诉僧人:“原来人心险恶啊,第一次下山时,人们对我顶礼膜拜,可是今天他们竟对我狠下毒手。”
僧人叹息一声:“果真是一头蠢驴!那天,人们跪拜的,是你背上驮的佛像啊。”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一辈子不认识自己。有时,离开平台,自己什么都不是!有时我是我,有时我不是我,有时认识自己比认识世界还难。每天我们都有照镜子,但是我们在照的时候,有问过自己一句话:“你认识自己吗?”
如果你拥有财富,别人崇拜的是你的财富,不是你,但你会误会别人崇拜你;如果你有权利,别人崇拜的只是你的权利,不是你,你误会了别人崇拜你;如果你拥有的是美貌,别人崇拜的只是你暂时拥有的美貌,不是你,你误以为别人崇拜你。
当财富、权利、美貌过了保固期,你就会被抛弃……,别人崇拜的只是自己心中的需求,不是你。看清自己非常重要。
“离开平台后,你什么都不是”,这句话对于那些退休的高官或曾任某公司的高层人士们看来,相信会有相当深刻的体悟。
当自己在位时,众人对自己是巴结奉承多么风光无限,但当自己退休或离开职务时,身边的人跑到一个都不剩,深刻的印证了“人在情谊在,人离情谊断”这句话。
人在感叹世态炎凉时,也应当自省,当时之所以能如此风光无限,是因为众人碍于我们的权势、职务,或是我们背后所能带给他们的利益,而非我们个人本身有多么的尊贵,若能有此省思,就不会感叹别人过于现实了。
这故事也劝戒您我,当离开位置时,身段也该跟着放下,才能重新开始不受往日情景所束缚。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段短文,是讲电视剧《乔家大院》里的孙茂才,原先穷酸落魄沦为乞丐,后投奔乔家,为乔家的生意立下汗马功劳,享有功臣地位。孙茂才自负地以为,乔家的生意蒸蒸日上,他居功至伟。后来,他因为私欲,被赶出了乔家。 孙茂才想投奔对手钱家,钱家对孙茂才说了这样一句话:不是你成就了乔家的生意,而是乔家的生意成就了你!
很多人常常拎不清,误把平台的资源当做自己的能耐,误把平台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本事。直到离开后,才明白,原来之前盲目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厉害的不是自己,而是原来的平台。
仗着大平台拿来的资源,其实没什么好炫耀的。毕竟,离开了这个平台,你还剩下的东西,才是你真正的本事啊。
--------------------------------
很多人喜欢晒人脉,“这个网红我认识”“那些大咖,我都有联系方式”“我和某某吃过饭”……
究其缘由,是因为工作上的关系,结识了一些大咖。
大企业的人,似乎很容易感觉自己自带光环。出去谈合作,别人一听你是某某公司的,必然和颜悦色地好好伺候。因为平台好,工作上结识的人脉优质,时间长了,会不自觉地滋生几分多余的自信来。说白了,就是把平台错误当成了自己的本事。其实衬托他人光芒只是锦上添花,并不能照亮自己前路。
聪明之人,清醒地明白,哪些是自己的能力,哪些只是自己所在的平台带来的福利。
你以为你认识大咖了,可是在对方心里,人家只认平台。一旦你离开了供职机构,你就是个面目模糊的路人而已。对他们而言,重要的不是你这个人,而是你现在所在的平台。
--------------------------
朋友离职,忧心忡忡:唉,离了这家公司,很多我现在认识的人,恐怕根本不会搭理我了。
在真正要离开的时候,才最清楚地看到:之前你身上的光亮,是舞台给你打的灯光,不是你自带的光芒。
也有人是欢欢喜喜离职的,手上带着大量资源,兴高采烈奔向比原来公司多开了6K-7K的公司,结果三个月内被拿走原来公司的人脉、套出原来公司的运作模式,接下来,就价值寥寥了。
还有人从原来公司跳出来创业,这才发现,之前轻易拿到的客户,现在需要努力争取;之前无需费力维持的关系,如今需要如履薄冰地维护。
这才明白过来:原来,真正牛的是平台,而不是你。
悟道:没有别人提供的平台,哪有你的今天。不要总想着你的付出而无视了别人给你的舞台。
忏悔:切记不要错把平台当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