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联网

Android

IOS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漆资讯 > 正文

油改水:原木定制家居企业抢占存量房市场的破局之道

2025-04-24 10:15 唐扬永¸ 次阅读 条评论

一、

政策东风:环保利剑倒逼产业升级


图片


1.1 环保政策高压下的必然选择
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政策法规成为推动原木定制家居企业变革的关键力量。2015 年,北京率先颁布《木质家具制造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这一标准对木制家具生产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提出严格要求,还对涂料性质、使用量以及生产环境、工艺和设备等生产流程进行了详细规范,为行业的环保转型指明方向。2017 年,北京更是全面禁止油性漆使用,这一举措如同重磅炸弹,在全国范围内引发连锁反应,多地纷纷跟进类似政策,一场席卷整个家居行业的环保变革就此拉开帷幕。
从数据上看,油性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占 PM2.5 来源的 18%,这些 VOC 不仅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还对人体健康有着严重危害。当居室中的 VOC 达到一定浓度时,短时间内人们会感到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并会伤害到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后果 。而水性漆则展现出明显的环保优势,其排放量仅为油性漆的 1/10,在环保性能上的显著优势。
国内某大型家具企业作为行业内的先行者,积极响应政策号召,进行了 “油改水” 的改造。改造后,其 VOC 减排 90%,这一显著成果不仅让他们工厂在环保方面走在前列,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榜样,印证了在政策驱动下,产业从油性漆向水性漆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原木定制家居企业开始意识到,“油改水” 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1.2 消费税杠杆撬动市场变革
除了严格的排放标准,消费税政策也在原木定制家居企业 “油改水” 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财政部对溶剂型涂料征收 4% 消费税,而对低 VOC 水性涂料免税,这一政策犹如一根杠杆,巧妙地撬动了市场的变革。消费税的征收增加了使用油性漆企业的成本,而对水性漆的免税则降低了企业采用水性漆的经济门槛,形成了一种 “环保成本倒逼机制”,促使企业重新审视涂料的选择,加速向水性漆转型。
在北京,尽管目前仍有 1000 余家家具企业中,超半数仍在使用油性漆,但政策红利已将技术改造纳入财政补贴范围,这无疑为企业进行 “油改水” 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一些有前瞻性的企业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政策信号,积极申请财政补贴,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市场的逐渐成熟,水性漆在原木定制家居市场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一、

二、

技术突破:破解 "油改水" 核心痛点


2.1 工艺升级三大关键

在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原木定制家居企业 “油改水” 的转型之路逐渐开启。然而,技术上的重重难关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首要挑战。传统油性漆经过长期发展,其工艺已相当成熟,而水性漆在应用过程中却面临诸多问题,如木材的亲水特性导致水性漆难以有效封闭,干燥速度慢影响生产效率,以及产品体系单一无法满足多样化需求等 。面对这些挑战,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探索,在工艺升级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关键突破。
首先是基材封闭技术的创新。木材天然亲水,这使得传统水性涂料难以实现有效封闭,导致家具容易出现变形、开裂等问题,这也是 “油改水” 推广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漆联水漆用双组分擦色防涨筋技术,再配合水性双组分封闭底进一步封闭,成功攻克了这一难题。通过擦色进行渗透并固化木纤维,在木材内部及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防水保护膜,有效阻止水分侵入木材,从根本上解决了木材封闭问题。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水性漆家具的质量稳定性,还使得 “油改水” 在技术层面更加可行,为企业大规模采用水性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干燥系统的革新也是工艺升级的重要环节。传统水性漆干燥速度慢,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部分企业采用了分层式干燥塔技术,通过优化干燥塔的结构和气流分布,实现了 30 分钟 - 2 小时的快速固化,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这种分层式干燥塔利用不同层次的温度和气流条件,对涂漆后的木材进行逐步干燥,既保证了干燥效果,又提高了干燥速度,使企业在 “油改水” 后能够保持较高的生产效率。
产品体系的优化同样不容忽视。为满足不同客户对家具性能的多样化需求,企业研发了单组分、双组分和水性 UV 漆等多种产品组合。单组分水性漆施工简便,成本较低,适合对硬度要求不高、价格便宜的电商家具涂装,如普通室内家具的一般装饰;双组分水性漆则通过添加水性固化剂,显著提高了漆膜的硬度、耐水性和耐化学性,能够满足对硬度和抗划伤性要求较高的家具,适合高端原木定制家具厂客户;水性 UV 漆结合了传统水性涂料和紫外光固化涂料的优点,具有固化速度快、硬度高、耐化学品性好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工业化流水线生产,能够满足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高要求的企业。这种多样化的产品体系,使企业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拓展了水性漆在原木定制家居市场的应用范围。
2.2 设备改造的经济性路径
工艺升级离不开设备的改造,然而,设备改造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较长的改造周期,这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南方的家具企业空气湿度普遍大,主要以除湿加温设备进行干燥。而北方本身天气干燥,干燥方式更简单,自然干燥或者热风干燥就行,通过以上加温除湿干燥原理,可以采用模块化改造方案,选择使用大功率空调、暖风机,加热除湿机,除湿机,远红外干燥等设备,干燥设备投入费用极低,原有的油漆喷房基本无需改动。

这种模块化改造方案将设备改造分解为多个独立的模块,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需求和资金状况,逐步进行改造,避免了一次性大规模投资带来的风险。同时,模块化设计使得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更加便捷,大大缩短了改造周期,使企业能够更快地实现 “油改水” 的生产转型。


三、

成本重构:寻找环保与盈利平衡点


3.1 全链条成本控制模型

在原木定制家居企业 “油改水” 的过程中,成本问题是企业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尽管水性漆在环保性能上具有显著优势,但其较高的成本曾一度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然而,通过构建全链条成本控制模型,企业逐渐找到了环保与盈利的平衡点,为 “油改水” 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材料端来看,水性漆的单价通常比油性漆高出 30% - 50%,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采购成本。但水性漆的可回收利用率比油性漆提升了 40%,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长期的材料成本。以某大型原木定制家居企业为例,通过引入先进的水性漆回收设备,企业每年可回收大量的剩余水性漆,经过处理后重新投入生产,大大减少了新材料的采购量,有效缓解了材料成本上升的压力。
在生产端,自动化喷涂设备的应用成为降低成本的关键举措。这些设备能够实现精准喷涂,减少涂料的浪费,同时减少了 30% 的人工成本。自动化喷涂设备还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生产任务,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一些企业采用了机器人喷涂系统,这些机器人能够根据预设的程序,精确地控制喷涂的厚度和均匀度,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还减少了因人工操作失误而导致的返工和废品率,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政策端也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政府出台的技改补贴政策成为推动企业 “油改水” 的重要动力。许多地方政府对进行 “油改水” 技术改造的企业给予补贴,补贴金额可覆盖 30% - 50% 的改造成本。这一政策极大地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使企业能够更加从容地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南康区对完成 “油改水” 基础设施改造且有环境影响评价的生产企业给予补贴,在家具喷涂企业的喷涂房、晾干房新建、改建、扩建等 9 项奖补内容中,企业内部推进 “油改水” 新、改、扩建以及购置所产生的费用均可补贴 50%,只要符合市场价格即不设上限。同时,对率先全面完成 “油改水” 的企业,按照企业年度使用油性漆成本的 20% 进行补贴 。这些政策措施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加速了 “油改水” 在当地的推广应用。
3.2 规模效应下的成本摊薄
规模效应在降低 “油改水” 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所分摊的固定成本逐渐降低,从而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东阳某红木企业在采用水性漆专利工艺后,通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了单位成本的显著下降。在短短 3 年内,该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了 25%,产能提升了 3 倍,这一成果充分验证了规模化生产对成本的优化作用。
通过扩大生产规模,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从而获得更优惠的采购价格。大规模采购使企业在原材料市场上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水性漆等原材料,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规模化生产还能够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设备闲置时间,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设备折旧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可以将固定成本分摊到更多的产品上,使单位产品所承担的固定成本大幅降低。

规模效应还体现在生产效率的提升上。大规模生产使得企业能够采用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和标准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通过规模化生产,企业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

市场攻略:存量房时代的精准卡位


4.1 需求洞察三大维度

在存量房时代,原木定制家居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至关重要。通过对市场数据的深入分析和对消费者行为的细致研究,我们可以从功能升级、健康诉求和场景创新这三个维度来把握消费者的核心需求。
功能升级是存量房装修的重要需求之一。数据显示,厨卫改造在存量房装修中的占比高达 85%,这表明消费者对厨房和卫生间的功能提升有着强烈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厨房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烹饪功能,还希望厨房能够具备更多的收纳空间、更便捷的操作体验以及更时尚的设计风格。在卫生间改造方面,智能马桶、恒温花洒、干湿分离等功能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智能家居的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预计未来几年将提升 30%。智能门锁、智能灯光、智能窗帘等智能家居产品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家居的便利性和舒适性,还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健康诉求在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特别是 90 后消费者,他们对环保的关注度更高,愿意为环保支付 15% 的溢价。这一数据反映出年轻一代消费者在选择家居产品时,更加注重产品的环保性能。在原木定制家居中,水性漆的使用能够有效减少甲醛等有害物质的释放,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家居的需求。一些企业推出的无醛板材、环保胶水等产品,也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
场景创新为原木定制家居企业开辟了新的赛道。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适老化改造成为家居市场的新热点。适老家居的市场需求逐渐显现,企业通过研发适老家具,如可调节高度的桌椅、带扶手的沙发、防滑地板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一些企业还推出了智能家居与适老家居相结合的产品,如智能床垫可以实时监测老人的睡眠质量和身体状况,智能手环可以在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这些创新产品满足了老年人对健康和安全的特殊需求。
4.2 营销组合拳设计
在洞察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原木定制家居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营销组合策略,以吸引消费者,提高市场份额。体验式营销、数据化运营和生态化布局成为企业在存量房市场竞争中的有力武器。
体验式营销为消费者提供了直观感受产品优势的机会。企业可以打造 “水性漆实验室” 等线下体验空间,让消费者亲自感受水性漆的环保性能和涂装效果。在体验空间中,消费者可以通过对比水性漆和油性漆的样品,了解水性漆在气味、硬度、耐磨损等方面的优势。还可以设置涂装工艺展示区,让消费者了解水性漆的施工过程和技术特点。通过这种亲身体验,消费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产品,增强对产品的信任和购买意愿。
数据化运营是企业实现精准营销的关键。通过建立旧房改造需求数据库,企业可以收集消费者的基本信息、装修需求、偏好风格等数据,并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企业可以精准推送个性化的装修方案和产品信息,提高营销的针对性和效果。对于关注环保的消费者,企业可以推送水性漆相关的产品和案例;对于有智能家居需求的消费者,企业可以推荐智能门锁、智能灯光等产品。通过数据化运营,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生态化布局是企业整合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的重要手段。原木定制家居企业可以联合智能家居品牌、家电品牌等,推出整装解决方案,为消费者提供从设计、施工到家居产品配置的一站式服务。通过与智能家居品牌合作,企业可以将智能家居产品融入原木定制家居中,打造智能化的家居空间;与家电品牌合作,企业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家电选购建议和配套服务,提升消费者的装修体验。这种生态化布局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还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合作共赢。

 

五、

未来图景:构建可持续竞争壁垒 

5.1 技术护城河
在 “油改水” 的浪潮中,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构建可持续竞争壁垒的核心要素。掌握水性漆木材防涨筋、高耐性涂层等核心技术,成为企业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5.2 品牌差异化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品牌差异化成为企业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对于原木定制家居企业来说,打造 “环保定制家居” 标签,通过权威部门认证等权威背书,能够有效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3 供应链协同
供应链协同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与漆联天下等水性涂料商建立战略联盟,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 “油改水”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他们在涂料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实力,与这些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原木定制家居企业可以获得优质的涂料产品和技术支持,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涂料公司也可以通过与原木定制家居企业的合作,拓展市场渠道,实现互利共赢。通过供应链协同,企业还可以加强对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销售等环节的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存量房装修年增 800 万套的市场蓝海,“油改水” 不仅是环保命题,更是商业机遇。企业需以技术创新为矛,成本控制为盾,精准把握消费者对健康家居的深层需求,方能在这场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书写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热度排行
友情链接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